神马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-香蕉成人啪国产精品视频-国产男女激情久久久-av一区二区三区爱欲

第一健康-全國健康體檢預約
全國統(tǒng)一熱線電話 400-1111-300
×

沒有提示信息

第一健康
健康資訊 健康研究 > 健康資訊

人的心動過速損害的不只心臟

信息來源:第一健康 閱讀 (440) 2013-10-15

  醫(yī)學上把“心跳、呼吸、血壓”三者合稱為生命體征。心臟是一個永不歇息、日夜跳動的器官。心跳停止就意味著生命凋零,可見心跳對生命是何等重要。而心跳快慢與大腦健康息息相關,心動過速(心律失常之一)會帶來哪些危害呢?
  正常心跳是多少?
  心跳即心率(Heart rate),是心臟搏動的速率。心跳可通過體表脈搏觸及,故又稱脈搏。心跳因人而異,兒童快些,老人稍慢。嬰兒120-140次/分,幼兒90-100次/分,學齡期兒童80-90次/分,成年人60-90次/分左右屬正常范圍。訓練有素的運動員,心臟發(fā)育良好,安靜時,心跳可低于60次/分,大腦及全身供血不受影響。運動或緊張時,心率會加快,這是由于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影響的結果。
   心動過速常見誘因?
  成人每分鐘心率超過100次稱“心動過速”。引起心動過速的原因很多,包括心肌病變、電解質紊亂、藥物影響、情緒激動、吸煙、喝濃茶、咖啡或酗酒等。
  在國外,對于無器質病變的心動過速,目前多采用“生物–心理–社會”的醫(yī)學模式。臨床研究證實,社會因素在本病的發(fā)生上起著重要作用,心跳節(jié)律紊亂與社會心理應激有關。不管冠心病存在與否,各種社會心理因素都可導致心動過速。在這些因素中,心理壓力大者更易發(fā)生,例如失業(yè)、輟學、患癌、職務升降、職業(yè)變更、生活環(huán)境變遷、喪偶、失子等,都承受著沉重社會心理應激,都會誘發(fā)心動過速。
  動物實驗表明,行為心理應激會降低正常心臟和病態(tài)心臟的電生理穩(wěn)定性,導致“心肌易損期閾值”降低,出現心律失常。資料顯示,學歷職位低、社會地位低、經濟收入低的“屌絲族”,心理應激的發(fā)生率相對較高,心源性猝死的發(fā)生率也高。“白骨精”是另外一個群體,他們學歷、職位高,工作節(jié)奏快,經濟收入高,精神壓力也大,心臟也被騷擾得不安寧。他們日間忙忙碌碌,血壓升高,心跳加快。晚上休息時,血壓才有所降低,心跳減緩。但如果經常熬夜上網,不善于減壓調理,壓力長期得不到舒緩,就有可能“積勞成疾”。
 
微信掃碼咨詢 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