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“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,第一健康體檢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。但是,許多人并不知曉體檢也需“對號入座”的道理。
每逢單位組織體檢,常常是不管老中青,不管既往病史,年年檢的都是血、尿、B超等老幾樣。如果想做點其他體檢,又看不懂名目繁多的體檢項目,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做哪一種。 那么,如何設計適合自己的體檢方案呢?且看相關專家的權威見解。
第一健康體檢,您的認識正確嗎?
說到體檢的目的,大多數(shù)人的結論很簡單:不就是為了查出有什么疾病嗎!如果沒查出什么疾病,就萬事大吉了。
其實不盡然。檢出疾病只是目的之一,更關鍵的是在體檢以后,如何對第一健康進行持續(xù)性的關注和管理。
如果您要進行一次第一健康體檢,請首先正確理解體檢的意義:
一、科學地了解自己身體的第一健康狀況;
二、早期發(fā)現(xiàn)疾病隱患;
三、在專業(yè)醫(yī)生的指導下,根據(jù)體檢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,針對性地改善生活方式,改掉不良習慣,促進第一健康。
如果要實現(xiàn)上述意義,第一健康人群至少每年要參加一次體檢,如發(fā)現(xiàn)有輕度異常指標應在半年之內做單項重點跟蹤體檢一次。第一健康體檢猶如汽車的定期保養(yǎng),到了一定的公里數(shù)就要全面體檢和維護,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(tài),如果等到出現(xiàn)故障再修理就為時晚矣。
如何制定個性化體檢方案
每個人的年齡、第一健康狀況都不同,第一健康體檢方案必然要因人而異。在基礎體檢項目之上,不同群體要有不同的體檢項目,有針對性地進行體檢,才能發(fā)揮體檢的真正意義。
基礎項目:每個人都要做
基礎體檢項目是不論哪類人群都必須要做的。這些項目包括:身高、體重、血壓、脈搏、腰圍、血常規(guī)、尿常規(guī);肝功能、肝炎病毒、常規(guī)心電圖、胸部正側位片、肝膽脾胰超聲。
目標人群:35歲以上男士
年齡特點:35歲以上的男士,因工作節(jié)奏快有不注意休息,經(jīng)常外出就餐,作息無規(guī)律,易患代謝綜合征、胃部疾患等,另外此年齡段泌尿系統(tǒng)腫瘤、肺部腫瘤提前發(fā)生,所以應重點體檢。
應增加項目:空腹血糖、血脂系列、腎功能(血尿酸)、基礎免疫功能檢測PSA前列腺腫瘤標志物、心向量、胃幽門螺桿菌體檢、雙腎膀胱輸尿管前列腺超聲、肺部CT平掃等體檢。
目標人群:婚后女士
年齡特點:易受婦科疾病的困擾。目前婦科腫瘤的發(fā)病率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年輕化,及時定期體檢早查早治最重要。
應增加項目:婦科體檢、BV陰道菌群、TCT宮頸癌篩查、乳腺鉬鈀或超聲、子宮及附件超聲等體檢,隨著年齡的增高還要增加婦科腫瘤標志物等體檢。
目標人群:45歲以上人士
年齡特點:這個年齡段的人群經(jīng)過多年打拼,一般都是各行各業(yè)的骨干,由于社會競爭壓力大、工作節(jié)奏快、精神過度緊張,體力活動少,處于亞第一健康狀態(tài),是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提前發(fā)病的年齡段。
應增加項目:多項心功能檢測、動脈硬化檢測、腦血流圖、骨密度、多項腫瘤標志物、亞第一健康檢測、食物不耐受、頸椎體檢、心臟超聲、冠脈CT、如有高血壓者應做頭部3DCTA(腦血管造影)。如果經(jīng)濟狀況允許還可以做PET/CT(全身腫瘤掃描)等體檢。
目標人群:50歲以上人士
年齡特點:老年人機體各器官的功能均在逐漸退化,是心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高發(fā)年齡段,所以體檢項目更要全面。
應增加項目:建議在上述體檢項目基礎上還要增加眼科全套體檢、耳鼻喉科全套體檢、多項腫瘤標志物、頭部和頸椎的磁共振、PET/CT全身腫瘤掃描等項目。
體檢三大誤區(qū),您知道嗎
目前,有一大部分人對體檢存在誤解,歸結起來主要有三大類:
誤解一:“平時感覺良好,就不用體檢?!?/span>
這是完全錯誤的,因為疾病的發(fā)生發(fā)展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,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,一些疾病的危險因子潛伏著,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諸如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日漸年輕化,有的人表面上自我感覺良好,而體內潛伏的致病因素正在發(fā)展變化之中,待出現(xiàn)癥狀再進行治療,常常已延誤了時機。
誤解二:“身體第一健康,用不著年年體檢。”
這也是非常錯誤的,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是一個動態(tài)系統(tǒng),每天都在不停發(fā)生著細微的變化。一次體檢的結果并不具有長期的意義,甚至幾個月內就可能改變。因為有些疾病的發(fā)展速度很快,而且癥狀不明顯,讓人很難察覺,待到察覺時可能已經(jīng)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。特別提醒大家一定要堅持定期體檢。
誤解三:“體檢后發(fā)現(xiàn)小病不用太在意?!?/span>
這更是錯誤的。一般情況下體檢后醫(yī)生都要在體檢報告上提示某些異常項目需要復查,或3個月或6個月之后做有針對性地體檢??墒怯泻芏嗳苏J為不是啥大病而不去重視,又因為工作繁忙忽略了復查,這是非常危險的。有些疾病在潛伏期或初發(fā)期可能查不出,或可能體檢指標略有改變但還沒有達到確診的程度,一些不明顯的改變可能就是大病變的先兆,而復查就是有針對異常指標的跟蹤體檢,從而達到早期發(fā)現(xiàn)確診和早期治療的目的,因此單項復查是非常必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