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提示信息
信息來源:第一健康 閱讀 (776) 2014-09-17
近幾年,上市公司、知名企業(yè)的高管頻頻出現早逝案例。據統計,總經理/董事長級別的企業(yè)家正以一個月一名的速度離世,多么可怕的進程……
又一位不差錢的倒下了
2014年8月14日,保時捷中國公共事務總監(jiān)李屹先生因突發(fā)腦出血去世,享年才44歲。
難道真的要等到進醫(yī)院花錢如流水,才想起保健勝于治療的重要性!
癌癥和心臟病是死亡主因
這19個月里,包括百視通COO吳征、德爾惠股份創(chuàng)始人兼原董事長丁明亮、興民鋼圈董事長王嘉民、成都百事通總經理李學軍等12位高管,均因疾病離世,比例高達63%,其病因主要是癌癥和心臟病,其中,像吳征、李學軍等近半數為突發(fā)疾病逝世。
黃金年齡卻成高管人均壽命
這19名高管年齡最大的為萬昌科技董事長高慶昌,享年68歲,年齡最小的為百視通COO吳征,年僅39歲。19名高管的平均年齡為50歲。對于正處于事業(yè)發(fā)展中的男人來講,50歲依然是公認的黃金年齡,而現在卻成了死神降臨的噩兆。
悲劇源于使命、壓力和無知
因為有強烈的使命感、責任心和奮斗精神,才讓這些精英們脫穎而出,也正因為此,忽視了自己的生活節(jié)奏,淡忘了自己的家人需求,無視自己的身心健康,讓他們一次次失去修整的機會,一次次在警信頻出的身體上再添加一塊負擔,繼續(xù)高速運轉,這時,一粒小小的石子就可以讓這輛高速運轉的“破車”車毀人亡。
那些英年早逝的企業(yè)家和經理人
2001年7月,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彭作義先生不幸逝世,終年56歲。
2004年3月,北京大中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凱因心臟病突發(fā)搶救無效逝世,終年52歲。
2004年4月,愛立信中國總裁楊邁猝死,終年54歲。
2004年11月,改革開放的風云人物、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逝世,年僅38歲。
2005年9月,網易代理首席執(zhí)行官孫德棣猝死,年僅38歲。
2006年1月,上海中發(fā)電氣集團董事長南民,因患急性腦血栓搶救無效去世,年僅37歲。
2006年2月,贛粵高速董事長吳紹明逝世,終年56歲。
2007年4月,綠野木業(yè)公司董事長許偉林,因心肌梗塞搶救無效逝世,年僅42歲。
2007年12月,百度CFO王湛生意外辭世,年僅40歲。
2008年7月,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生瑜突發(fā)心臟病去世,年僅39歲。
2010年4月,北京江民科技有限公司,江民殺毒軟件創(chuàng)始人王江民,心臟病突發(fā),搶救無效去世,享年59歲。
2011年2月,成都衛(wèi)士通信息產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學軍因病搶救無效逝世,年僅42歲。
2011年4月,山東興民鋼圈董事長王嘉民因病搶救無效逝世,年僅51歲。
2011年6月,德爾惠股份有限公司創(chuàng)始人之一、原董事長丁明亮因癌癥辭世,享年52歲。
2011年7月,原鳳凰網總編輯,百視通首席運營官吳征游泳時突發(fā)疾病,經緊急搶救無效病逝,享年39歲。
2013年6月,慧聰網副總裁、首席技術官洪廣志突發(fā)疾病,經緊急搶救無效,年僅43歲。
2013年7月,御泥坊前董事長吳立君突發(fā)腦疾去世,年僅36歲。
2013年8月,南陽通宇集團董事長王慶來突發(fā)腦溢血去世,年僅43歲。
2014年8月,保時捷中國公司事務總監(jiān)李屹突發(fā)腦干出血去世,年僅44歲
若是輸了健康,贏了世界又如何
拼命工作在帶給你金錢、地位和成就感的同時,也消耗著你的健康,吞噬著你的生活。我們期望高薪通常是為了更好地生活,可等到我們收獲了一串冷冰冰的數字以后,卻發(fā)覺丟失的東西永遠也無法找回。等你賺完錢想起補償的時候,卻發(fā)現父母已經老了,孩子已經長大了,自己也落得一身病痛。這樣的結果是否早已遠離了我們最初的夢想呢?
一幕幕悲劇讓人觸目驚心,一個個倒下令人扼腕嘆息,留下的是沉痛的思考!使命、壓力和無知!因為有強烈的使命感、責任心和奮斗精神,才讓這些精英們脫穎而出,也因為身居高位,承擔著企業(yè)發(fā)展甚至生死的責任,隨著競爭愈趨激烈,企業(yè)高管們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來應對內外環(huán)境的變化,謀求企業(yè)的利益和長遠的發(fā)展。很多高管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,忽視了自己的生活節(jié)奏,淡忘了自己的家人需求,無視自己的身心健康,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“小車不倒只管推”,讓他們一次次失去修整的機會,一次次在警信頻出的身體上再添加一塊負擔,讓身體和心理的每一個鏈條都緊緊繃著,高速運轉,一粒小小的石子就可以讓這輛高速運轉的“破車”車毀人亡。
有很多人很有錢,整天還不停的忙于工作、繼續(xù)創(chuàng)業(yè),獲取更大的財富。要是談到健康,他們都會不相信,舍不得花錢,思想很傳統.......寧可病倒......也不舍得花錢保養(yǎng)身體,更別說平時保養(yǎng)身體了,這也難怪的!
健康的身體是從平常開始的,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,而要隨時注意調節(jié)和補充自己身體的不足營養(yǎng),調理和抑制某些病癥的發(fā)生,只有這樣才可能緩解疾病的擴散、發(fā)展,杜絕災難!
其實,身體才是財富,多活一年你可以掙更多的錢的,可以作更多有益的事情,不要吝嗇那點苛護健康的小錢而遺憾終身!